中华眼镜蛇(Naja atra),又名舟山眼镜蛇,在广东、广西、香港俗称饭铲头,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、饭匙铳、膨颈蛇。是眼镜蛇科,分布于中国南部、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区域。中华眼镜蛇为大型前沟牙毒蛇。受到惊吓扰时,常竖立前半身,颈部平扁扩大,作攻击姿态,同时颈背露出呈双圈的“眼镜”状斑纹。中华眼镜蛇体色一般为黑褐或暗褐,背面有或无白色细横纹。成蛇体全长为1.5~2米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中华眼镜蛇体型中等偏大,成体全长1.5~2米。没颊鳞,眶前鳞1,中华眼镜蛇
中华眼镜蛇
眶后鳞2,颞鳞2+2(3)。上唇鳞7,2-2-3式,第3枚最大,其前接鼻鳞,其后入眶;下唇鳞8(7~10),前4或3枚切前颔片。背鳞21(21~29)-21(19)-15(13、14)行,平滑无棱;腹鳞雄性(158~193),雌性(160~196);肛鳞完整或二分;尾下鳞雄性(39~54)对,雌性(38~53)对。背面黑色或黑褐色,颈背有眼镜状斑纹(双圈或其各种饰变),通身有白色细环纹,年幼个体特别明显,而年老个体则模糊不显。